在大輸液瓶灌裝機運行過程中,藥液灌裝劑量精準是保障用藥安全與產品合規的核心,上海圣剛需通過 “實時監測、動態調整、源頭排查" 三重措施,避免劑量偏差超標。
一、建立高頻次抽樣檢測機制,實時把控劑量誤差
每 30 分鐘進行一次抽樣檢測,每次隨機抽取 10 瓶已灌裝輸液(覆蓋輸送帶不同位置,避免單一區域樣本偏差),使用精度為 0.01g 的精密天平稱重(藥液密度已知時,可通過重量換算成體積劑量)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要求,大輸液灌裝劑量誤差需控制在 ±1% 以內(如 250ml 規格輸液,重量誤差需在 ±2.5g 范圍內,按藥液密度 1g/cm3 計算),若單瓶誤差超 ±1% 或連續 2 瓶誤差接近 ±0.8%(預警閾值),立即暫停該批次生產。
當更換輸液規格(如從 100ml 切換至 500ml)、調整灌裝速度(如從 60 瓶 / 分鐘提至 80 瓶 / 分鐘)后,需額外增加抽樣頻次 —— 前 15 分鐘內每 5 分鐘抽樣一次,確認劑量穩定后再恢復常規檢測周期,避免規格切換或速度調整導致的活塞行程、伺服電機參數適配問題。
二、動態調整核心參數,消除劑量偏差誘因
若抽樣發現劑量普遍偏多(如 250ml 規格平均劑量 253ml),通過設備控制系統減小活塞行程(每次調整 0.05mm,避免單次調整幅度過大),調整后空載運行 10 瓶,再抽樣檢測,直至劑量回歸標準范圍;若劑量普遍偏少,同理增大活塞行程。需注意:調整后需同步記錄伺服電機電流變化(確保不超過額定電流的 10%),防止參數異常導致電機過載。
藥液供液壓力波動會直接影響灌裝速度與劑量,需通過設備壓力表實時監控供液壓力(保持在 0.3-0.5MPa,具體根據藥液黏度調整,如葡萄糖輸液黏度低,壓力可稍低;脂肪乳輸液黏度高,壓力需略高),若壓力波動超 ±0.05MPa,檢查供液泵是否堵塞、管路是否漏氣,及時清理或修復;同時控制藥液溫度(通常 20-25℃),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藥液黏度變化(如溫度過低使藥液黏度增大,灌裝速度變慢,劑量易偏少),可通過供液管路恒溫夾套維持溫度穩定。